近年美术高考情况:难度人数双提高!让孩子学画到底是对是错?

前几天,朋友带着她孩子去参观美术馆,这次的展览是一些手工作品。孩子8岁了,第一次进美术馆,朋友也是抱着让孩子长长见识的心态,带他来了这里。

朋友问:“你觉得这些手作美不美呀?”

孩子回答:“只是塑料和纸而已,有什么好看的。”

这个回答让朋友大吃一惊。

事实上,很多孩子接触到的教育,已经将审美教育摒弃在外了。

孩子失去审美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还记得《奇葩说》上一季有一期辩题是:要不要给孩子植入知识芯片。辩手们说了很多植入芯片的好处,在未来的时代里,拥有知识等于拥有了一切。诚然如此,但我依然保持怀疑。傅首尔说道:我不想让孩子看到美丽的山水时,觉得这只是地质、是分子……朦胧消失了,美感消失了。

傅首尔《奇葩说》

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如同朋友的孩子第一次逛美术展时,说出的那句话一样。孩子失去审美,有多可怕。可是,不得不说,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孩子和家长,越来越重视分数,确实已经很少有美的感受了。

让孩子学美术,不是为了走这条路

这是去年各地美术生参加美术高考的份额,相较于前年,每个地区都有了非常大的增量。这个数据,表明了一个信号:让孩子学美术,可以在高考中有一技傍身,让孩子考上心仪的学校。

近两年美术考生统计表(部分)

但不仅仅是如此。还有一部分家长让孩子学美术,不是为了让孩子走美术这条道路,而是让孩子更早地知道什么是美,怎么审美。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审美教育也是一个储存能量的过程

著名电视人金星老师曾经就艺术教育说过一段话,她说:

艺术教育是什么?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储存能量的过程;

金星老师谈审美教育

它的目的是什么?它是在培养孩子的修养、审美、品行、素质,让孩子慢慢学会欣赏生活的美好,生命的可贵,感知世界的多彩,从而丰富她们的生命,成就他们的人生!

金星老师谈审美教育

美术就是很好地感知世界的一门学科。欣赏生活之美,感受世界的问候,都说人有五感,听觉嗅觉味觉视觉触觉。学美术的孩子,是拥有“第六感”的,那就是五感之和。

悲伤时的抒怀,快乐时的开怀,失意时的释怀……美术让这些孩子们拥有了这样理解自己的能力。

学美术的收获

教育家迪斯特·韦赫曾说:“画1个小时获得的东西,比看9小时获得的东西还多”。我想,这不是说美术这门学科有多么高深晦涩。而是说,孩子们在进行美术创作时,对于画作中的理解与感悟,是很多书本中求之不得的,这也是在进行美术创作中的一个很好的反馈。

迪斯特·韦赫

美术让人变得灵秀,这也是很多家长让孩子学美术的原因吧。审美教育匮乏的今天,让孩子能通过美术这一个门槛较低的艺术类学科,给孩子更好地进行审美培育,这一点很难得。希望能有更多家长意识到,日后的世界不是素质教育主宰,审美教育一定是会有崛起的那天的。

傅首尔谈美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