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艺术类招生专业考试面临着大变革,这将影响到众多高校的艺术类招生以及艺考生规模。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对目前的艺考生及高校艺术类招生影响最大的几个方面,笔者详细阐释如下。
艺术省级统考文化成绩要求大幅提升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在艺术类招生录取办法中,对于使用省级统考(联考)作为录取依据的高校,教育部提出了:“在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专业课成绩双过线的基础上,依据考生高考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按比例合成综合成绩录取时,高考文化课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50%”。
这个要求的影响是深远的。比如重庆市采用美术联考录取的艺术类本科A批,综合成绩的计算是按照文化与专业成绩三七开进行综合计算,现在教育部要求文化课成绩不低于50%,那么对于众多文化成绩较低的美术生来说,这个打击是致命的。对于很多美术生来说,正是因为自己的文化成绩不理想,才选择通过艺考来升学,现在对文化成绩的要求大幅度提升,那想通过专业成绩的优势来弥补文化成绩劣势的思路已经走不通了。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从2024年起执行这个政策,那么2022级的重庆美术生还不用担忧这个政策立即执行。
艺术类校考政策调整
其次,高校的校考政策也将出现大幅度的变化。教育部公布目前艺术类校考高校还有300多所,每年参加校考的考生人数高达160多万人次,每年艺术类录取本科总人数也只有40余万人,那么人均校考也达到近4次,这个比例确实有点过高。教育部早就公布过,可以实施校考的高校仅有“30+18”所艺术类高校,但实际上居然还有300余所高校在举行校考,这个的确需要整改。
文件中对艺考生影响最大的有两条:一是从2024年起所有艺术类高校专业校考只能在学校所在地组织,不能再在全国各地设置考点;一是严格控制现场校考人数,现场校考人数原则上不超过相关专业招生计划的6-8倍。
我们来看一个实际的例子,在往年中,参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校考的人数高达1.5万人,而此政策实施后,每年招生规模仅有240人的清华美院,参加现场校考的学生规模则只能处于1440人到1920人之间,这个规模将会在近年已经大幅度缩小的4000余人规模上再一次减半,这个影响不可谓不大。再比如中央美术学院,原来参加校考规模高达4.5万人,而其招生规模不到1000人左右,那么其校考规模以后将控制在6000-8000人左右,具备现场校考资格的考生将大幅度减少。
对于校考政策,指导意见中还提出了对于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将不再组织专业考试,由此减轻了这些专业的学子对于专业学习的压力。
高水平艺术团招生政策调整
其三,这个对艺术生影响比较小,主要针对的是高水平艺术团招生。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从2024年起,高校的高水平艺术团招生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录取,而是从高校在校生中进行遴选培养,也就是说,高考录取中不再将有高水平艺术团招生,笔者对这个政策的出台而鼓掌。
艺考破格录取机制来临
政策将部分考生及家长将艺考作为“升学捷径”进行了纠偏,将逐步扭转部分高校艺术类专业人才选拔过程中“重专业轻文化”的倾向。但政策也提出了建立破格录取机制,允许对极少数在省级统考、校考中成绩均非常优异的学生,或者在相关专业领域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制定高考文化课成绩破格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