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回去学文化课的学生回来跟我聊天,
在聊天中我发现,
在短短三四个月里成绩提升极大的学生都有几条共性,
现在我不多废话,直接将那几条共性分享给大家:
1.他们在集训前往往就已经打下了不错的文化基础。
2.在集训的闲暇之余,他们会温习一点要记要背的内容。
3.提分的时候他们非常务实,且具有针对性,有着通盘全局考虑的思维。
4.比起知识点的学习,他们更注重考试真题实战效果。
5.在高效学习的思路上,他们往往有自己独特的窍门。
6.他们的心态调整能力特别好。
接下来我会把以上几点展开来讲讲:
1.他们在集训前往往就已经打下了不错的文化基础。
我特意把这一条放在第一点讲,
因为我个人认为这个是对于每一个美术生最重要的点,
而这最重要的点往往也是他们最容易忽视的点。
这个文化基础,是分不同种类和不同情况的,
有的学生是学得很均衡,但没有学很深,集训后学文化主打的是各科拔尖提升,
有的同学是学得很偏科,有跛腿,集训后学文化主打的是针对薄弱科目的学习,
但无论怎么样,你都不能因为你要学美术就在集训前摆烂你的文化课,
不然到时候集训结束后学文化就会捉襟见肘,怎么样努力都来不及了,
我有好几个美术联考成绩全省前30名的学生,
最后因为文化成绩实在是差得离谱只能选择普通本科就读。
所以你哪怕是最不喜欢学习的孩子,在集训前,你最起码都要找一门感兴趣的科目深入钻研进去,
这样到学文化课的时候,你才能有着力点,不至于四面楚歌。
而如果你本身不讨厌学习,且正处在艺术集训前的文化阶段,那么你需要按照我说的去执行以下几点:
1.着重学需要经验积累才能产生质变的科目
例如语文和英语,这两门科目的学习并不是纯粹的知识点学习,
在得分和训练中,这两门科目更注重对于经验或者说是“感觉”的浸淫培养。
如果你能够在前期把这两门科目的水平提升到一定程度,
那么在集训后你忘光它们的概率非常小,而且你复习起来会非常快,它们会成为你得分坚强的后盾。
而如果你集训前这两门科目的水平非常烂的话,
你集训后的短短两三个月是不太可能在这两门科目上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的,
这两门课其实基本上是被放弃处理,没有拔高的可能,分不太低就是万幸了。
2.其他科目学习范围优先专注于最基础的知识点而不是题海战术
除了语文和英语外,
其他科目采取题海战术在经历艺术集训后极容易遗忘,
遗忘率非常高,经常出现集训前做对的题,集训后忘光了,反而做错,
所以我们除了语文和英语之外的科目,
就不要专注于题海战术,
尤其是文综地理政治历史,选择题非常玄学,这个阶段刷题反而是无意义的,
专注于最本质的知识点,把知识点弄得清晰明白,
以不变应万变,而不是去傻刷题。
3.制作高效且方便复习记忆的笔记
弄明白知识点后,当知识点真正属于你的时候,
你就要开始做笔记了,
你可以不用抄,拿手机拍也行,
做个笔记相册,把那些属于你的知识点全部都放入相册中,
以供你随时翻阅浏览。
做到这一步,你的集训前的文化基础基本就打好了。
4.在集训的闲暇之余,他们会温习一点要记要背的内容。
在这段时间,你的笔记就能派上用场了,
休息的时候可以打开手机相册看笔记,
英语方面也最好下一个记单词的app,
最好是使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记单词app,
使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单词记忆法能够让背单词这件事情变得非常轻松,
而且我强烈建议那些英语0基础的学生使用这种单词记忆法,
真的非常好上手,
高考的词汇量就那么多,你很快就能全部记完,而且不会忘掉,
因为它会根据你的遗忘曲线重新提醒你记忆。
再也可以记一些语文的诗词背诵、历史的年份背景背诵、地理的一些基础知识背诵等等,
这些内容即是基础题分值的大头也是高难度题目所需求的知识储备。
5.提分的时候他们非常务实,且具有针对性,有着通盘全局考虑的思维。
这个全局考虑的思维是从几个考了五百多分的学生身上总结来的,
一般而言,很多时候能拿500分的美术生,
你给他足够的时间其实是能考出更高的分数的,
只拿五百分很多时候跟学习时间太过于有限有很大的关系,
尤其是校考完的学生,这个时候刚刚结束了美术学习,
离学文化就只剩一个学期不到了,
满打满算三个多月,
所以这个时候的学习一定要有计划性和主次调理,
学习过程里优先抓住分值大的、好得分的部分是重中之重,
很多文化课失利的同学往往不是实力不行,
而是没有整体布局,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喜欢的科目,
而自己不擅长的科目好拿的分数却没有抓住,
结果整体总分来看属于是丢了西瓜捡芝麻,
什么是整体布局?
优先总结每一门科目里好拿分的题目和内容,
然后先整体思维的把这些内容学习到位,
这些内容没有学习到位之前,基本不碰别的内容,
守住了自己的基本盘后,再来根据自己的擅长科目去逐步钻研更难的内容。
例如数学,以我了解的实际情况而言,
数学普遍是艺术生的弱项,
而数学在这短短三四个月的学习时间里的投入和回报率往往真的很难控制,
有些底子好的学了能考个高分,有些怎么学都考不过六十分,
所以,面对数学,我的建议是先聚焦在九十分的基础题里,
这个分数层的学生应优先学习考试中最为基础、最为常见、解题思路最为标准的知识点。 主要涉及到: 集合(交并补运算,解各类不等式)、复数(加减乘除,共轭)、数列(等比与等差,如何列方程式)、点线面位置关系(平行与垂直的直观理解)、算法框图(按规则计算)、平面向量(模长的求法)、线性规划(正规和简便两种方法)、概率和统计(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等等区域。
这部分题都是得分基础题,分数也比较好拿下。
争取能够在九十分中零失误考个八十分左右,
这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6.比起知识点的学习,他们更注重考试真题实战效果。
集训前的学习,我是建议不走题海战术,
但是集训后的学习,你则需要进行大量的真题训练,
知识的学习和真题的训练之间是存在差别的,
学了知识后不懂得怎么做题的,题做不好的大有人在,
而一些基础差的学生集训后的头两个月还在补基础知识,根本没有进入真题训练,
这个问题就非常严重,
这也是为什么我建议打好基础的原因,
专注于真题给你的反馈,这样你才能把握住货真价实的分值。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内容了,个人认为这种规划用于平衡美术与文化是最优解,
在这种思路之下,哪怕你的美术成绩最后不太理想,你也能获得一个不错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