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中国最美的插画师,不靠自己的颜值和才华登上央视,他说自己“画画很差”

无静无画

她被誉为中国“最美插画师”

一头齐腰的乌黑秀发,

轻抚着如古典美女般的清秀脸庞,

端坐于桌前,

一心埋首于她的画事。

不少人在微博看了她的照片感叹道:

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要拼才华。

面对这样的留言,她总是淡然回到:

“手艺人靠脸吃饭,会被同行笑话吧。”

这个素静娴雅的姑娘叫李晓林,

从小她就特别安静,

“我胆子小还腼腆,

运动细胞又很差,

每次跳皮筋我都是那个撑皮筋的人。”

四岁时她接触到画画,

一下子就被这神奇的技艺惊住了,

坐在小板凳上她看见

“好多神奇的人,用五颜六色的画笔,

就能把一个物品真实地呈现出来。”

因为性格安静内向,

做什么事情又有耐心慢慢磨,

她发现画画特别适合自己,

就慢慢地喜欢上了。

像大多数爱做梦的少女一样,

她梦想有一天能自己设计婚纱,

但到了高考时她却迷上了工业效果图,

“那力与美的结合让产品有了新的语义,

是一种美在生活中的塑造。”

于是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

江南大学的工业设计专业,

而且四年毕业后柔柔弱弱的她

还当起了“北漂”。

刚开始做行政职员,

后来做设计师···

几年的时间换了好几份工作,

最终才发现“相对于人和物的沟通,

与画笔、画纸的沟通更适合我。”100kid.com 课程学院

其实那几年李晓林心里,始终有着绘画的欲望,只是被日常工作挤压,一直压抑着。

幸运的是,经过几年的混乱,绘画的欲望占了上风,她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2012年,她辞去工作,成为了一名自由插画师,开始全心全意地沉浸在绘画的状态里。

辞职去画画,

这样的选择让大多数人

难以理解,也不看好她,

为了给自己鼓劲,

她还特意换了签名:

我就是个穷画画的。

穷,一方面鼓励自己穷且益坚,另一方面也包含她心中对穷工极巧的尊敬。

然而走上自由插画师的道路,并不是别人以为的“每天睡到自然醒,高兴时画两张”那么轻松,这意味着要自己养活自己。

而养活自己的前提就是:你的作品有足够的说服力,别人才不管你美与丑,一切靠作品说话。这种压力,比坐办公室要大的多。

她没有退路,只能在未知的前路中拼尽全力,白天就到国家博物馆、书店、798去逛,寻素材灵感。

晚上则经常画到凌晨三四点

甚至画到忘记吃饭···

这样不分昼夜,

发疯痴狂般地笔耕不辍,

几年下来也开始让她小有收获。

画的气象勘测仪器发展史系列,直观的画面加之饱满的细节,让人们重温了古老的智慧,北京市气象局、中央气象台等多家官博纷纷转发。

而24节气美食系列,更是以温润清新的笔触让人惊艳。

勾起了众多网友对传统美食的怀旧情结,李晓林的这组插画也迅速火了起来

对于这个深居简出的宅女来说,

“真的是特别意外,

感觉被吓到了,

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关注。”

不过对熟悉她的人来说,这一点也不意外,半个多月近乎癫狂地紧赶一张画。

为画气象勘测仪系列,图书馆、古观象台她不知跑了多少遍,一点点梳理庞杂的知识体系,足足花了一个多月。

24节气,这个节气该吃什么,怎么吃,为什么要这样吃 ,有没有历史依据,她都一一查证。

有人称她的画是“复古插画”

充满了历史与古典,

她却并不在意这些。

她只知道无静无画,

画者要静心,

哪怕让观画者感到一秒的宁静,

在这个快消的时代,

也是对画匠最大的褒扬。

为了一幅画作,在2米多高的梯子上站了3个多月

在刚刚过去的7月底,她还登上了央视

不过在经历了爆红的最初不适应之后,她已经能够迅速调节,回到“滚回去跪着作画”的状态。

“一夜爆红在网络太多了,

相信很快就能过去,

还是要认真练习画画,

心要是浮躁了,

画是不会骗人的。”

图片源自李晓林微博、博客,版权归其所有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