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各大媒体新闻都在说某某省出的色彩试题好,某某省出的美术试题太有考点了。而我要说的是,在这轰轰烈烈的艺考背后,真为这些考生的未来捏把汗,很多学生意味着毕业就是失业,并非我悲观肃言,是我作为一个老艺考生切身感受。
一.扩招后遗症已现
记得21年前我参加美术高考,那年广东省美术高考人数约9千人,今年广东省的美术报考人数达到3.7万人,兼顾查了其他几个发达省份,报名人数相差不大,而且很多年前就已经达到这个数量,市面的美术人才已经供过于求,艺考生本身就已经很卷。
二.产业大牛已经日薄西山,大量人才溢出
一边是每年毕业的艺术人才不断增多,而另一边是人才的需求却在大幅度萎缩,地产业是艺术生的一个大吸纳盆,有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和广告设计几大板块的艺术人才需求,而本人也是受益地产曾经的红利;由于地产业发展过于膨胀,加之政策的调控,地产业未来将会大缩水,加之疫情的叠加,各大公司都出现较大的裁员情况,不但已无法吸纳新的人才,更有很多人才溢出,甚至淘汰。
三.实体经济孱弱,以及发展模式的改变
相比上面提到的地产业,实体经济本身也是个艺术去处的一个大方向,有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包装装潢设计等,但受互联网的冲击实体经济已是走弱多年,据我所知,我身边的朋友和同学,从事这些方面工作的,很多早早已经另某出路,他们服务过的企业,甚至不少已经倒闭。虽然现在国家提倡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但未来实体经济将是科技和智能化加持的发展模式,对人的需求只会越来越精简。
四.艺术生工作面本身狭窄
艺术生的工作可以说是超级对口,选择空间很有限,没有企业会招聘一个艺术生做人力行政的工作,而艺术生辛辛苦苦学了几年,也不甘从事一份和专业不相关的工作。记得十年前,别人让我帮忙推荐一下刚毕业亲人到某公司实习,是很轻松的事情,但近两年我帮忙推荐了几个,却无一成功。另外,纯绘画从来不是中国普众画家的生存之路,只有极少数人能单靠画画就能吃上饭。
当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艺术专业的时候,也许结局就已经是注定。唯有家长们自己清醒,自己的孩子这方面没有脱俗的天赋,和极强的兴趣驱动力,都要慎重选择走艺术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