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第十届少儿体育舞蹈(国际标准舞)公开赛暨青少年体育舞蹈(国际标准舞)精英大奖赛在沪落幕。参赛选手人数再创新高,超过3000名选手登上专业舞池,年龄最小的选手仅4岁,家长表示,“带孩子来参加这一赛事,就是为了让她有机会感受一下专业赛场的氛围,能和同龄的孩子有一次同台交流的机会。”
自2013年首届赛事至今,少儿体育舞蹈(国际标准舞)公开赛暨青少年体育舞蹈(国际标准舞)精英大奖赛已经连续举办十年,得到来自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市体育舞蹈运动协会、杨浦区定海路街道和上海国际时尚中心的大力支持。十年间,二十万选手登上这一顶级赛事的舞池,大赛覆盖面更是超过一百万人,大赛为选手搭建交流技艺的舞台,让更多人了解国际标准舞,进而爱上这一项目。

今年颁奖典礼,许多曾经参与过这一赛事的选手再次回到这个舞台。参与第一届少儿体育舞蹈(国际标准舞)公开赛暨青少年体育舞蹈(国际标准舞)精英大奖赛的选手尤沁怡,如今已经成为小荧星国标舞老师。她说:“曾经拉丁舞大赛让我坚定了自己的梦想,走上了专业学习的道路,所以现在我也鼓励我的学生们要勇敢地走上舞台。”
第四届赛事选手戴怡琳说,她一开始只是这一赛事的观众,因为父母带她参与观摩,让她对国标舞产生浓厚的兴趣,“拉丁舞大赛成就了我国标舞梦想的起点,也因为这一大赛让我第一次了解了国标舞。”如今戴怡琳仍然在坚持国标舞学习,而这一赛场也为更多孩子成就了追求梦想的机会。

少儿体育舞蹈(国际标准舞)公开赛暨青少年体育舞蹈(国际标准舞)精英大奖赛举办十年以来,这一赛场不但见证了无数选手的成长,也见证了小荧星在艺体结合项目推广及教研方面的不断尝试。
除了国际标准舞、街舞等体育舞蹈项目,一直以来,小荧星努力探索不同艺体项目的标准化课程研发及推广。2019年,小荧星与上海体操中心建立了首个“上海市艺术体操业训基地”,同年,小荧星与体育局强强联手,开设了花样轮滑、花样滑冰、艺术体操三大艺体结合专业。在3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小荧星积极开拓专业院校、专业团体资源,与上海体操中心、上海体育学院等建立紧密联系,不断深化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推进,坚持以“学生体验”为核心,以“素质培养”为目标的课程研发思路,让更多孩子能够得到适合各年龄学习习惯的标准化艺体结合课程。同时,在去年开启的“艺术进校园”项目中,小荧星也将轮滑课程纳入其中,让更多孩子有机会接触花样轮滑学习。
在今年的颁奖典礼上,亚运会轮滑比赛双人滑冠军、小荧星轮滑班教练林雅雯和他的搭档唐云就带着孩子们来到现场,共同表演了原创轮滑节目,现场响起阵阵掌声。
未来,小荧星将不断开拓资源,让更多孩子有机会学习到艺体结合项目,深化全民运动理念的推广,坚持“五育并举”,为孩子们提供更多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平台。
据介绍,为进一步扩大赛事影响力、覆盖面以及参与度,“智慧系统”逐年融入赛事各个环节。独立的线上报名平台,让选手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组别进行自动匹配,一键完成报名。大赛在2017年首次开启全程线上直播,今年线上观看人数已经超过100万。今年大赛不但有照片直播、视频直播,前期还开设线上的国标舞推广直播,辐射观众近2万多人,为小选手们备赛提供了帮助,也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国标舞、认识国标舞,为体育舞蹈的推广开拓了新的赛道。
十年赛事,不但见证上海体育舞蹈全民化推广的步伐,也见证上海少儿国标舞推广的历程。随着“五育并举”教育理念不断深化推进,小荧星将继续深化大美育教育的推广和课程研发,结合自身媒体资源优势,加快数字化赛事的革新,为孩子们搭建人生出彩的第一平台。
大赛由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体育总会主办,上海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上海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上海杨浦区体育总会和上海小荧星集团承办。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来源:作者:诸葛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