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文化课成绩使艺考不再成“易考”

来源:中安在线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艺考指导意见》)。《艺考指导意见》包含一系列新规,其中为扭转一些艺考学生“重专业轻文化”的倾向,明确提出了提高文化成绩的要求,这一要求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有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艺考刚起步时,报考人数仅3.2万人。而到2020年,这一数字却飙升到了117万。短短18年间,艺考人数增加了36倍,艺考的火热程度足见一斑。然而,对于绝大多数考生而言,之所以选择走艺考这条路,并不是真心喜欢艺术,而是被逼无奈之后的被动选择。

多年来,社会上一直流行着“学习不好才去艺考”的说法。言下之意,参加艺考的学生,绝大多数文化课都不甚理想,对他们而言,参加艺考只是情非得已之举。事实上,从近些年来一些艺术类高校或高校的一些艺术类专业录取情况来看,也可以印证这一点。在很多省份,艺考生如果专业课及格,文化课只需要三四百分就可以上一本,艺考也因此被不少家长和考生视为通向大学的另一条便捷通道。不知不觉中,艺考也就变成了“易考”。

相关调查显示,2020年,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人数仅次于工学和管理学,位居第三。然而,近三年,其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0%,总体就业状况与其他专业存在差距。其实,艺考“重专业轻文化”局面的存在,并不仅仅体现在就业率的不尽不如人意。文化课长期处于被支配地位,会导致一些艺考生文化知识匮乏、艺术修养缺失,很容易在一些公众场合闹笑话或犯低级错误,从而拉低了艺术人才的整体形象。

目前,各省份对艺考生文化课成绩均有最低标准,其中,对于保留二、三本批次的省份,文化线要求不低于二本线的70%;对于合并批次的省份,要求文化线不低于新二本线的75%。《艺考指导意见》提出,各省(区、市)在现有文化课成绩要求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划定、逐步提高艺术类各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舞蹈学类、表演专业可适当降低要求)。我们不难发现,为了扭转部分高校艺术专业人才选拔“重专业轻文化”倾向,提高文化课在艺考总成绩中的占比,相关思路和措施已经十分明晰。

有些人不理解《艺考指导意见》规定提高文化成绩的做法,认为这是在故意为难艺考生,其实不然。艺术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而且从长远来看,只有具备扎实的文化课功底,才有希望成为一个优秀的艺术人才。同时,更重要的一点还在于,艺考文化课成绩逐步提高的新规,有利于让艺考返璞归真不再成为“易考”,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高考公平。

本文来自【中安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